n130470

1944年,王树声领回了一位22岁的漂亮姑娘,徐向前要当婆家人,贺龙元帅要当娘家

1944年,王树声领回了一位22岁的漂亮姑娘,徐向前要当婆家人,贺龙元帅要当娘家人,陈赓也要过来凑热闹,撺掇两个人当天就结婚,年仅22岁的漂亮姑娘,当场就羞红了脸……

那年秋天的延安,中央党校的窑洞前挂起了红灯笼,一场文艺晚会正在举行,台下坐着位特殊观众,此人正是时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的王树声。

只见他聚精会神看着舞台上的人,中央门诊部的年轻医生杨炬正在表演节目,她穿着军装,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肩头,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。

晚会结束后,王树声在操场上踱步,战友唐明春看出端倪,主动提出帮忙,恰好他妻子在中央门诊部工作。

没过几天,唐明春就带着王树声"偶遇"了正在给伤员换药的杨炬,姑娘手指灵巧地缠着绷带,抬头看见两位首长站在门口,连忙起身敬礼。

王树声的军装领子有些歪,杨炬下意识伸手想帮他整理,突然意识到不妥,在即将触碰到军领后连忙缩回手,耳根顿时红了。

别看她只有22岁,能力却不容小觑,她毕业于教会医院护士学校,能说流利英语,放弃大城市医院的工作奔赴延安。

在缺医少药的根据地,她带着姐妹们用竹片制作镊子,蒸煮粗布当纱布,被伤员们称为"延安南丁格尔",追求者能从门诊部排到延河边,但她总说"等抗战胜利再考虑个人问题"。

王树声开始找各种理由往门诊部跑,有时带几个缴获的日本罐头,说是给伤员补身体,有时揣着本皱巴巴的医学书,假装请教问题。

有次他举着被马蜂蜇肿的手跑来,杨炬憋着笑给他涂药,棉签刚碰到皮肤,这位在战场上眉头都不皱的虎将突然"嘶"地抽气,把门口偷看的警卫员逗得直咳嗽。

事情传到徐向前耳朵里,作为红四方面军老首长,他拍着桌子说:"树声的婚事该操办了!"贺龙凑过来:"小杨是我们120师的,得按娘家人规矩来。"

消息像长了翅膀,连在前线的陈赓都托人捎话:"当年在鄂豫皖他就总说'革命不成功不结婚',现在该兑现了吧?"

1944年春天,王树声从前线带回个缴获的铜镜,他笨手笨脚想帮杨炬剪头发,结果剪得参差不齐,最后不得不请理发员补救,在那之后,杨炬终于点头。

婚礼定在9月,徐向前把组织上配给自己的窑洞让出来当新房,贺龙派人送来绣着并蒂莲的枕套,陈赓更是连夜骑马赶来,进门就嚷:"再拖下去,鬼子都要投降啦!"

婚礼当天,杨炬穿着战友们用床单改的连衣裙,王树声的军装终于熨得笔挺,没有喜宴,炊事班熬了一大锅南瓜粥,没有乐队,宣传队的同志即兴唱起《南泥湾》。

最珍贵的贺礼是周恩来托人带来的两块巧克力,包装纸上还留着重庆的邮戳,当徐向前提议"新郎讲讲恋爱经过"时,杨炬躲到贺龙身后。

这对革命夫妻相伴走过了三十载风雨,1973年王树声病重时,杨炬日夜守在病床前。

将军弥留之际,突然清晰地说出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日期:"1943年9月15日,星期三。"在场医护人员都愣住了,这个日期连杨炬自己都记不清了。